景山公园历史由来?
现在的景山公园,八百年前建成,历史上各个朝代,一直是供皇室登高、赏花、饮宴、射箭的游乐之***禁苑。
金建国时,把开凿北海(西华潭)的淤泥堆这里称“青山”,1267年元忽必烈定此处为***“后苑”。
明灭元后,元大内被拆的渣土淤泥又被压在“青山”之上,明成祖迁都北京,挖筒子河和太液、南海堆“青山”,形成五座错落有致的山峰,被称为“万岁山”,依然大加修葺作为御园,直至最后一位明朝帝王崇祯在这里驾崩自缢,倒是一直和万岁有缘。
清朝,前明的残渣泥土又被堆上“青山”,清顺治皇帝在1655年改名开始叫景山,取意为高大的山,清乾隆时压上了五座亭子压制了前明龙气。
美丽的景山又被人们俗称为“煤山”,这个毫无美感可言的名字是如何出现的?据说,明成祖朱棣在修建完皇城和紫金城后,出于防备外敌入侵的考虑,曾下令把皇宫所需使用的煤炭都堆积到万岁山下面,这样,一旦外敌入侵,城门紧闭,存储的煤也足够紫禁城内使用了。这当然是一种战备之需。久而久之,景山也便被称作了“煤山”。
如今,景山已经是漫山翠绿,景幽物秀,有“云霄千尺倚丹丘,辇下山河一望收”的美誉,老百姓***能走在这座环境优美的昔日***禁苑,游绮望楼、万春亭、牡丹园、寿皇殿,看观妙亭下老槐树,登遍植松柏和各类珍稀果树的城内第一高峰。
而在人们脚下的皇室登高、赏花、饮宴、射箭的游乐之地,植被覆盖着的,是一层一层埋葬的逝去的帝国千秋万岁大梦。
景山公园已有800多年的历史,始建于金大定十九年(1179年)。
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当时依据“苍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,天之四灵,以正四方”之说,紫禁城之北乃是玄武之位,应该有山。所以将拆除旧皇城的渣土和挖新紫禁城筒子河的泥土,堆积在元朝建筑迎春阁的旧址上,形成一座土山,当时取名为“万岁山”。清代顺治十二年(1655年)将此山改名为景山,并于乾隆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,所有建筑都按照皇宫规制建造,等级非常的高,成为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故宫景山的历史?
座落于北京故宫北面的景山,历经金、元、明、清四代皇朝,已有八百多年历史。
金朝金章宗皇帝于大定十九年(1179年)在金中都(今北京军事博物馆以南有地名“会城门”,就是金中都的北城门所在地)东北郊外的“海子”营建大宁宫,以供休闲游乐。在开挖琼华岛畔的西华潭时(在今北海公园),挖出的泥土堆成的土山,就是今天最初的景山。
景山其实就是历朝历代建造城池宫殿园林形成的小土山。
朱棣将京城从南京移到北京,大规模建造城池宫殿,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、南海的泥土堆积在“青山”,形成五座山峰,称“万岁山”。明初,朝廷在景山堆煤,以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。因此该山又称“煤山”。
顺治八年(1651年),万岁山改称为景山。由于景山园林自元代起划为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,所以所有建筑都按照皇宫规制建造,等级之高,形态之异,原貌保持之完整,非常少见。
关于景山的故事有哪些?
崇祯十七年(1644年)三月十九日,他解下龙袍的腰带自缢于景山东面山坡。这是两天内他第二次上景山。十八日,得知外城已破,登上景山观望,只见烽火连天,一片混乱。崇祯连声叹息,在山上徘徊良久。这时他彻底绝望了。回宫后逼死皇后、刺死公主,凌晨仓皇跑到景山东麓。
他用头发遮住脸,在袖子上写下“皆诸臣误朕……无面目见祖宗……以发覆面”等语。在埋怨和羞愧交织中,告别了人世。身边只剩下一个太监,叫王承恩。王太监随后也在附近找了棵树,上了吊。50年代,还能看到一圈矮墙围着一棵歪脖子槐树,现今围墙早没了,原地新栽了一棵粗壮高大的树。